close
看完小樹的新書與村上的樂評書,決定入手這本談論音樂的書籍,
馬世芳談台灣音樂的評論與努力層面上,不可忽視佔有一席之位,
這本書從台灣民歌時期談論,也討論火熱的Bob Dylan 以及Jimi,
追尋書中脈絡,原來胡德夫竟然曾經在台灣樂壇扮演著已遭忽視的角色,
更甚者原來楊祖珺竟非起初即是社運份子,而是顛沛過一陣最終的決定,
論樂手樂者寫詞作曲的心境與悲哀,孤獨的道路與媒體的虛幻。
糾結青春回憶,作者把青春與音樂的關連做很巧妙的闡述,
就像是青春的告別式,似乎是某種儀式讓作者向青春期的自己道別。
不願意做告別的是我,抓住尾巴依戀的嘗試舔舐各式各樣的世界,
找著那些隱含叛逆與青春的夢想,類型書籍與音樂不停的搜尋,
無力地抵抗著逐漸消逝的談論不清的那些什麼,
說不清楚卻明白自己正點點滴滴即將毀滅,成為某種更世故的表象,
抵抗著,相信可以同時擁有。
對於音樂,在看完這本小書之後,有著更不一樣的層次,
技巧性,概念部分與自我成長心境,更甚者樂手表現的想法與矛盾。
簡言之,好書。
全站熱搜